期刊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库”收录。本刊宗旨是“突出实用,面向基层,传递护理学术信息,提高护理理论与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报道护理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护理经验以及对临床护理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护理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信息性的统一。主要读者对象为基层护理人员、管理人员及护理学院(系)教师、学生。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708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501/R

邮发代号: 8-88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100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第17期文章
  •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钠(齐鲁制药厂生产)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常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的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起皮下出血、淤血,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心理紧张,影响疾病恢复.通过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注射部位可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促进病人早日......

    作者:吴怀英;刘玉英;雷长英 刊期: 2004- 17

  • 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及质量控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众多品牌的电子血压计在市场上出现,有些已进入医院,也有的已进入家庭.因此,经常能听到人们在问:电子血压计准吗?准确的电子血压计由于其具有易操作性,能提高人们对测量血压的依从性,可随时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获取更多的准确数据提供便利,因而可对高血压患者的评估、治疗结果和新药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系列很有价值的信息.为此,作者对97例被测者同时用电子血......

    作者:谢漫;谢含;陶庆红;骆京京 刊期: 2004- 17

  • 病人出入液量记录方法的改进58例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特殊病人要记录其每昼夜摄入和排出的液量,此对了解病情,帮助诊断,决定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工作中,出入液量的记录存在许多问题和难度,笔者通过改进现教科书[1]所写方法,并组织科内护士进行操作学习和训练并临床应用,使出入液量记录更规范详细严谨,数值更准确,因此,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英 刊期: 2004- 17

  • 1例甲亢危象伴粒细胞缺乏抢救成功的护理

    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极度加重并且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本病少见,死亡率可达50%~80%[1].对同时伴有粒细胞缺乏的甲亢危象患者更为罕见,诊治护理过程极为复杂[2].我院2002年10月成功救治1例甲亢危象伴粒细胞缺乏患者,现将诊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董亚秀;刘红;董颖越 刊期: 2004- 17

  • 幼儿洗胃左侧卧位与半坐卧位的对比研究

    幼儿洗胃在急诊抢救中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传统的洗胃下胃管是取左侧卧位,用压舌板撑开口腔,从口腔插入胃管的方法.改良后幼儿下胃管洗胃采用半坐卧位,固定胃管采用口含嘴固定的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作华 刊期: 2004- 17

  • 进行性播散性水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3例

    水痘是由水痘带性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时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一般病情经过较轻,预后良好.水痘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皮质激素,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加重水痘病情引起内脏播散和死亡[1].2002年11月~2003年6月,我科收治了3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在治疗过程中并发重症水痘患儿,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农晓红;刘华;赵小琴 刊期: 2004- 17

  • 妇科腹部术后患者第1次离床活动的护理

    妇科腹部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促进机体康复是术后主要护理措施之一.但术后由于患者下床上床姿势不正确,往往导致切口疼痛或虚脱晕倒,从而加重患者对离床的恐慌心理而影响机体恢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能使患者自行离床活动而又不引起切口疼痛的姿势,并对此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萍 刊期: 2004- 17

  • 产妇抚触婴儿对自身恢复的影响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是一种成本低、易掌握、易推广而效益好的医疗护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母亲与婴儿的皮肤接触[1].国外研究表明,抚触时能增加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抚触是双方充满爱的情感交流,在触摸的过程中,母子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和情感的传递,增进了母子间深厚的感情[2].产妇对婴儿进行抚触的同时对自身产后恢复是否有影响呢?为此,......

    作者:吴朝霞;茅志娟 刊期: 2004- 17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高频电波刀(leep电波刀)是一种新型微创伤性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Leep是由电极尖端产生3.8MHz的高频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时,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等手术.它与传统电刀不同的是不因电流通过产生高热达到手术目的,它不会有烧伤的危险[1].我科2003年3~7月运用此法治疗宫颈病变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瑞芳;吕秀菊;孙秀芝;金永风 刊期: 2004- 17

  • 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多部位栓塞,而肺栓塞常危及生命.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而手术应激,术后强迫体位,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的存在常限制病人活动.我们采用术后6h内被动肢体锻炼,效果确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照清;刘乃清;王建青;张鸿;王月荣 刊期: 2004- 17